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,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。年輕氣盛的他,挺胸昂首邁著大步,進門撞在門框上。迎接他的前輩見此情景,笑笑說:“很疼吧?可是,這將是你今天來訪的最大收獲。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,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。不論你的資歷、能力如何,在浩瀚的社會里,你無疑是渺小的,要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態(tài),把自己看低些,把別人看高些,把奮斗的目標(biāo)看重些!备惶m克林從中領(lǐng)悟到了深刻的道理,并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準(zhǔn)則之中,促使他后來完成一番偉業(yè)。
在日常生活中,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些值得驕傲的地方,有的人處事很有本事,有的人有些專長,有的人有許多“閃光點”,有的人有不少“光環(huán)”……然而,大千世界,熙熙攘攘,人生艱難,坎坎坷坷,更何況“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”,誰比誰強,總是動態(tài)的、發(fā)展的,有時還真說不準(zhǔn)。倘若一個人總是高看自己,狂妄張揚,得到的將是一事無成。而看低自己,凡事謙虛一些,不肆意輕狂,對于實現(xiàn)自己的人生和社會價值不無裨益。
有位留美計算機博士,揣著一摞證件到電腦公司求職,但由于種種原因沒被錄取。他在三思后決定重“行”,以一名普通打工者的身份出現(xiàn),很快被一家電腦公司錄用。此后,他從一名電腦程序員做起,由于成績突出被老板提升為部門經(jīng)理,這時他亮出了學(xué)士證書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研制,又有了新的突破,老板又指定他為系統(tǒng)軟件開發(fā)的負責(zé)人,并進入公司的決策層,這時他又亮出了碩士證書。后來,老板又根據(jù)他的潛力,再次提拔他為公司副總經(jīng)理并割讓部分股權(quán)讓他技術(shù)參股,他成為這里的老板之一,這時他才亮出博士證書。從打工仔到老板,他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。
可見,看低自己,既不是自卑,也不是怯懦,而是一種智慧,是一種清醒中的苦心經(jīng)營。這位博士之所以成功,除了老板有眼力外,更重要的因素是他具有不受博士光環(huán)的束縛,敢于“看低”自己,堅持從“低”做起的精神。
大凡不愿意看低自己的人,除了驕傲自大外,還有思維方法的問題。這些人片面認為,做人首先要有自信,如果連自己都不敢高看,別人又怎會高看自己呢?這種想法表面上似乎有些道理,實則并不成立。因為自信是建立在全面準(zhǔn)確認識自己的基礎(chǔ)上的,而不是靠抬高自身來樹立自信。人為地抬高自己只能助長虛榮,一旦這種虛榮得不到滿足,會對自己失去自信。約翰•保羅曾經(jīng)說過:“一個人真正偉大之處就在于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。”其實,把自己看低點,自己也不一定就低。江海之所以能匯集眾多溪澗,是因為它善于處在溪澗的下游,一個人之所以能變得聰明起來,就因為他能夠虛心好學(xué),不妄自尊大。明白了這個道理,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要學(xué)會看低自己了。
|